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英语,昨天提到看的是英文的动画片,要听英文的儿歌,ta就会说“我不要看了,我不要听”。

我觉得孩子不喜欢英语怎么办?插图

 01  不要轻易贴标签,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实际表现

我之所以让大家在“听歌包”环节中不断练习学记观察笔记,也是想让大家少下定论,多谢描述性观察。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曾组织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上前线作战。出发前,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,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。训练期间,心理学专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过多的说教,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。信的内容由专家统一拟定,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,改过自新等,每一封信都告诉亲人,自己的表现非常非常好。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。三个月后,犯人开赴前线,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,如何英勇作战等。自然,亲人们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赏。结果,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,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,英勇战斗。后来,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“贴标签效应”,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。

我最近也遇到一个实际的例子,可能它不是跟英语学习相关的,但我想通过这个故事给大家一些启发。

为了能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我们的线下课,我们的线下课试听是需要提前预约的,曾经有一次,我们遇到一个一定要当堂免费试听的家长。当时我的同时没注意,让她的孩子溜进了教师,而我发现有不认识的孩子误闯进我们的教室,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很着急,因为我只看到一个孩子,却没有找到他的家长,我怕家长找不到孩子,我就赶快问这个孩子“你的家长在哪里呀”,然后他指了指门,哦,那我就说“我带你去找她好吗”。小朋友点点头,没显露出任何问题,很心甘情愿的就要出门了。

我觉得孩子不喜欢英语怎么办?插图1

结果正在我要出去的时候,他的家长指着我就开始骂。“你什么意思啊,你们是做服务的,怎么能这么不人性化地把我的孩子推出来呢?还做教育呢,做教育的有这么不人性化的吗?我孩子已经进去了,他打扰到你们了吗?你就把他往出推推推?弄得他又哭又闹。”而 这个家长在孩子面前对我的破口大骂,直接让他的孩子立刻哭了起来,刚刚在我面前的“好的,我们一起去找妈妈”的平和全都没了。不知情的人,真的会以为是这个家长说的,是我们硬推一个孩子出门不让他和我们玩。”孩子刹那间就表现出了家长描述的故事。

我讲这个例子就和有家长对着没考好的试卷说自己孩子笨,自己孩子蠢是一样的,描述性事实其实只是“分数不好”,是不是就一定是“蠢、笨”呢?不一定。一件事情,它本身可能对于孩子来说,他并不能很好地判断,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。但是如果爸妈下了定论,那么孩子就会在你的影响下去进行理解,真的认为自己蠢,自己笨了。

所以,孩子ta只是昨天晚上对妈妈提出的要看英文的动画片说了不,并不要轻易上升为,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欢英文。ta喜不喜欢英文是家长的一个主观性判断,而不是描述性事实。ta说了不,也可能是因为今天累了,可能是因为ta已经有想做的事情了,也可能是场合不对,ta正在专心做另一件ta喜欢的事情,而不是因为他就是不喜欢英语。

我觉得孩子不喜欢英语怎么办?插图2

02   保留我们的“定论”,继续观察找背后原因

先不要让我们的导向影响他们,才能让孩子把背后的原因呈现出来。也许并不是说,学英语或者看动画片他不喜欢。而是小朋友是感受到了你期待他通过看动画片,就要学会英语,要在结尾被妈妈问,这个单词什么意思,这个句子什么意思而感受到压力而拒绝。

在被压力影响的时候,孩子很可能他会说一些可能违背他自己意愿的话,或者是做出一些其他的事情。

动画片本来就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,英语儿歌本来也是为孩子设计的,基本上这些方式不太会是孩子不喜欢的方式。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思考,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孩子回答你他不喜欢呢?

只有继续观察。先把我们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态度、情绪藏起来,也不要给孩子任何的压力,不对他有任何的期待,也不要去问“你看完之后看懂了吗”,这些问题都不要去问。渐渐地把我们自己的这些期待收起来,再去对孩子是不是喜欢这种形式重新做一个判断。那个时候可能你就能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喜欢了,不喜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了。

我觉得孩子不喜欢英语怎么办?插图3

03  常见情况:孩子说不是因为没有接触过,是陌生,不是不喜欢
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我们的小朋友因为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个事情,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就说了“不要”。我们不能把他们表达的不要和不喜欢画等号。